3.边缘学科交叉法
即将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与会计学科相结合,利用会计学科自身专门方法,为其他学科和会计学科自身发展提供一个更广阔的视角,比如环境会计是将环境问题现代财务会计理论方法有机结合,以货币单位、实物单位计量或用文字说明等反映、记录、报告、考核资源和环境成本与价值,评价企业环境经济活动以及取得的环境效益对企业财务成果和社会价值形态的近期、长远影响的一门新兴会计学科,在这样的一门新兴会计学科中有许多问题是值得探讨的。
4.对比分析法
通过对几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的比较研究来认识事物,如我国借款费用准则与美国相关准则的比较研究、股份合作企业会计核算的差异、中美注册会计师管理制度的研究、企业合并的基本会计方法及其比较分析,等等。
5.延伸法
进一步加深对某个课题的研究,该方法要较全面了解已有的相关论文,并在那些论文所阐述观点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深化,避免泛泛空谈,如预算会计体系进一步改革探索对会计委派制新认识,等等。
6.补差法
对所研究的领域中尚未研究或研究不充分的问题进行研究,这些问题难度较大但学术价值也较大。
7.新角度法
即对同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论述或改变大家都采用的方法而寻求新的切入点,如模糊财务评价问题、财务工程学初探、从财政和契约关系的特征看审计的产生和发展、论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审计、信息不对称与审计,等等。
二、资料搜集与整理
1.要围绕自己的论题,到各种会计期刊、经济期刊、相关论文集、会计报表、会计年鉴、政府文件以及其他文献资料中搜集资料,并结合自己的论文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在这一过程中,要坚持“要全方位”的原则,即考察资料时,不仅要考察国外资料而且要考察国内资料;不仅要考察当代资料而且要考察历史资料;不仅要考察外国学者的有关资料,而且应该和必须同时考察学者写的有关资料。
也就是说,必须围绕着论文主题要尽可能的考察和搜集相关的资料,同时,尽量“要上机”即搜集资料时动用现代计算机设备来处理信息,如通过互联网寻找所需资料并下载,目的是最大可能地节省时间,节约成本。
2.对搜集到的材料认真加以鉴别,区别出直伪、主次、轻重,表面和实质,典型和一般,本义和旁义等,真正做到理解材料和吃透材料,以便有重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加以利用。
经过筛选,有的资料可用于总论点,有的用于分论点;有的用于叙述,有的用于论证;有的加以详细阐述,有的用于旁证补充,以使论文充实丰满。
3.消化搜集来的材料,即做到认真刻苦研究,实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特别是对于他人的研究成果和见解,要采取严肃科学态度,合理借鉴或以此为起点开展新的研究,通过这一过程就可以对掌握的材料进行取舍,取舍的标准是能否为中心论点服务。
4.数据处理
数据是会计论文写作的重要资料,对数据的处理主要包括:详细列出有关数据;对某些数据根据需要进行整理和运算;保留科学的有代表性的数据;运用图表显示变化的规律和在不同变化条件下的数据状态;对数据进行必要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提炼观点、精心撰写
1、提炼观点或中心议题 论文观点或中心议题就是作者在文章中立起的“靶子”,是文章论述的对象,是文章的中心
中心确立起来后,作者是就应围绕中心展开论述,并由中心近一定的逻辑向外扩散思路,最终又要向中心聚集并总结出中心思想,文章的论说阐述不可脱离中心,一般来说,在论文中提出观点或议题,不管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是直截了当,或是间接揭示;是反问,还是设问;是引证,还是归纳事实,这部分内容在文章中基本上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
2、精心撰写、独运匠心 在把握素材后,就应探索形式,选准论文的表现角度
通常有几种不同的表现角度可选择:
(1)领悟精神、深刻剖析
即对一论题作前后左右的“面面观”,多方位地而又深入论证,如建筑施工企业流动资金紧张原因探析之类论题就可以采用这种形式。
(2)抓住一点,重点阐发
即抓住某一薄弱环节,着重讨论,阐述己见,如论会计交接工作的不规范性问题、政府委派会计制不可取之类论题,可选择这种。
(3)针对论争,解疑诘辩
文章来源:《决策咨询》 网址: http://www.juecezixun.cn/zonghexinwen/2022/1213/493.html